腾讯帝国的发展之路 曾几度面临夭折
说到腾讯第一印象就是qq,如今腾讯已经不仅仅拥有qq、微信等,网络游戏代理也是飞车的火爆的,手游也是发展的很迅猛,殊不知这一条他走的有多艰辛。
看腾讯似饱受命运眷顾的背后,马化腾和伙伴们务实、专注的气质,以及那股不放弃的创业热忱才是铸就腾讯帝国根基的主因。而那些时运因素,那些传闻和八卦则为这段历程倍添了传奇色彩。
作为目前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之一,腾讯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至其产品无人不用。这个已经无孔不入的庞大帝国,还在不断进化发展,我们却似乎对于它成长的过往不怎么了解。
要知道创业不是请客吃饭,成功背后的艰辛和苦难往往都不为人知,今天小内就给大家来八一八腾讯在成长道路上的那些磨难和风雨。
做中国的ICQ,腾讯误打误撞上路
1996的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在一次聚会上决定携手开发一款软件,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即时的特点去实现人与人直接的在线交流,ICQ便应运而生。
一年后,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感受到其魅力的同时也看到其局限性——英文界面,操作上不够亲民。这也使得当时ICQ在国内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往往仅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腾讯的伙伴们最初的想法是做一个中文的ICQ软件,然后找机会卖给有实力的企业,他们当时完全没有想过公司最终会靠这个在当时还不是多起眼的小软件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巨头。可他们最终没能如愿与愿意出资的公司达成一致,腾讯只好自己做起了最初权当副业的OICQ。
由于设计软件之时,就已经有明确的做一个改进版中文ICQ的思路,OICQ从第一个测试版本起就凭借合理的界面设计,简单的操作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而在公司最开始的这段岁月里,由于团队人员精简,马化腾把曾任上市公司董事的父亲拉来帮忙给公司做账,其父就开着奔驰来给儿子打工,老马想必同时还在公司治理和资本运营等诸多方面将经验传承给了儿子。
拉来父亲帮忙还不算完事,由于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身份,马化腾又只好让退休的母亲来担任腾讯当时的法人代表。此时的腾讯,就好比汪洋中的一条小船,紧紧巴巴地就扬帆起航了。
不足岁就面临夭折的OICQ
至1999年11月,OICQ在上线9个月的短短时间内用户就已破百万,远远地且永远地甩开了所有的同期竞争者。伴随不断增加的庞大用户群,OICQ需要更多的服务器去支撑,但就在这时,公司账面上只余下大概1万块了。
怎么办?马化腾和伙伴们一面将薪水咬牙减半,另一面增加个人的资金投入。可这些还只是杯水车薪,尚不足岁的QICQ仍然有要夭折的危险。众人便只好四处奔走,找人投资入股。
可那些人根本不理解腾讯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他们要么冲着OICQ的用户数给出了一个很勉强的价格,要么直接表示不考虑投资。而贷款的路,由于腾讯当时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可以抵押,也是走不通。
根据吴昊《马化腾传奇》一书的说法,腾讯团队通过“当年的高交会”认识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VC公司IDG总经理王树。尽管还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团队成员曾李青还是拿着数易其稿的商业计划书,拉着还躺在病床的马化腾一同与王树会面。
这次会面最终让IDG冒险决定投资腾讯,其缘由无非两点:首先,有AOL斥资2.87亿美元收购ICQ,无疑起了一个示范作用;其次,虽然还没有找到靠谱的商业模式,但OICQ已经拥有较大并不断增加的用户群。
锦上添花的是,马化腾他们后来还托人牵线找到了李泽楷的盈科,虽然对方一度犹豫,但看着IDG最终拍板之后,盈科最后也就同意投资。关于个中缘由,坊间一度传闻马化腾凭借其父同为潮商的出身因此和李嘉诚李泽楷父子有一定的交往,从而促使腾讯能拿到盈科的投资。
但小内觉得这个说法不靠谱,投资并非靠交情就足以拿下,还是得靠本事说话的,盈科这边肯定还是认可了腾讯的实力和前景。最终,IDG和盈科携手投资220万美元,各占20%股份,腾讯的救命钱算是搞定了。
阴差阳错避过互联网泡沫破灭危机
可事情没那么简单,根据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专栏文章对于当时情况的描述,由于投资方均非大陆公司,资金需要从境外划过来,诸如起草文件,报批报审等手续流程会耗费不少时间。可已经弹尽粮绝的腾讯没法再等了。
多亏王树再度出手相助,通过个人关系找到朋友出资先期垫付450万元,这才帮助腾讯度过了难关。至今,马化腾仍旧十分感激王树昔日的倾力相助,他曾表示“如果没有那笔钱,可能早就没有腾讯了”。
2000年初,在腾讯等人翘首期待下投资协议最终签订。而这样波澜不惊的过程,却阴差阳错地使腾讯得以安然渡过后面那场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因为紧接着腾讯签订投资协议不久,从当年3月份开始,一直高高上扬的纳斯达克指数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突然下跌不止,几乎所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遭遇重挫,此前赴美上市的几家中国公司股价也跌到谷底。一时间,行业进入如寒冬般的萧条,人们谈互联网色变。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对此恐怕至今都还会后怕,若不是赶在泡沫破灭时刻之前敲定协议拿到资金,同样“可能早就没有腾讯了”。
这一次,腾讯似乎又借助到了运气的帮助,得以从容地渡过这场互联网业始料不及的空前劫难。在无数个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经历中,运气无疑是最不可捉摸的因素,太多的优秀创业者仅仅因为它而倒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
以QQ的名义重生
正当腾讯凭借先前拿到的投资可以喘口气的时候,新的麻烦出现了——ICQ的母公司AOL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其实,此前AOL就已经打着名分之争的旗号多次发函过来要求腾讯放弃OICQ的名称及相关域名。AOL此举很明显是要瓜分当时已经已经被腾讯占据了90%的中国IM市场,腾讯对此也采取了灵活应对的方案。
由于美国法院有案例参照的原则,而AOL此前赢过与SMSICQ的同类案诉讼,这起官司很快便以美国那边宣判腾讯败诉告终。好在腾讯此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久QQ2000也全新登场了,同时腾讯也用tecent.com替代了oicq.com的域名。
关于为什么是选定QQ作为新名称,据说是因为当时网友将包括OICQ和ICQ在内的诸多IM软件都统称为QQ,而腾讯便就此大胆的“据为己有”,这也算是对AOL的一种“复仇”吧。
为了进一步避免版权风险,在全新的QQ里面腾讯用自己设计企鹅系列卡通形象全面取代了之前那些来源于迪斯尼公司的卡通形象,企鹅也得以从此更加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腾讯的吉祥物、代名词。
此前腾讯一直都是在免费使用那些知名的卡通形象,并没有得到所有者的授权,如果一旦对方诉讼腾讯并要求赔偿巨款,刚刚避开一劫的腾讯将遭受重创。
邂逅MIH,腾讯“二婚”赢得真爱
临近2000年年末,新的危机又在等在马化腾和伙伴们。由于互联网业持续的萧条,此前投资的IDG和盈科逐渐有了要撤股套现的想法。可同时,腾讯却需要新的资金的添置服务器支持公司的继续发展。但资方已经认为腾讯的商业模式是不会被市场主流青睐的,也没有更多的增长空间了,继续投资就等于烧钱。
为此双方进行了多轮面谈,两家股东最终同意以贷款的形式给予腾讯200万美元,同时开始积极寻找愿意接盘的公司。可2000年行将过去,QQ的注册用户很快就要突破惊人的一亿,可是此时全中国竟然没有一家公司一个人愿意去收购腾讯的股份。
正在这一筹莫展之际,MIH来了。马化腾这还是头一次听说这家来自南非的公司,在后来的会谈中他还接触到了能说流利汉语的MIH副总裁网大为。双方几经商讨,MIH最后同意以现金支付的方式从IDG和盈科手中拿到共计32.8%的股份,同时保留公司控制权给马化腾。腾讯维持这样的股权结构至今,而网大为也以执行副总裁的身份任职腾讯负责国际业务。
随着腾讯二轮融资的成功,腾讯熬过了凤凰涅槃前最终的难关,之后迎接他们的便是一片坦途,其中哪怕也有像后来“3Q大战”这样的激烈纷争,但对于根基已经牢固的腾讯来说那都不过是小风小浪罢了。
纵览腾讯在幼年期的这段成长历史,也许有人要感叹是运气成就了马化腾和腾讯,但小内认为一切偶然皆是必然的产物,在看似饱受命运眷顾的背后,马化腾和伙伴们务实、专注的气质,以及那股不放弃的创业热忱才是铸就腾讯帝国根基的主因。而那些时运因素,那些传闻和八卦则为这段历程倍添了传奇色彩。